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政策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云南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的通知(云政發〔2022〕24號)
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云南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了便于各地區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更好了解掌握《規劃》相關內容,切實做好實施工作,現就《規劃》出臺的背景、主要內容、保障措施等情況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立省之本、強省之基,是加快產業強省建設,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
一是“十三五”以來,云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統籌謀劃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工業經濟實現持續增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2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5457.96億元,工業經濟總量全國排名上升至第19位,非煙制造業比重從54.2%提高到63.5%。中石油云南煉化項目建成投產,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快速發展,綠色硅鋁工業總產值突破900億元,綠色能源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深入推進,綠色制造逐步成為云南制造新優勢。
二是也要看到,云南制造業還存在短板和弱項。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指出,云南制造業產業層次偏低,大多數產業鏈條短,產品處于價值鏈中低端等突出問題,并要求健全推動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發揮比較優勢,推動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為云南省制造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三是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提出“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顯著提高”的發展目標,并對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綠色能源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市場主體培育提出明確要求。云南省是工業經濟欠發達省份,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十四五”期間,需著力解決規模總量不大、市場主體不足、產業層次低、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不高、產業布局不優等突出問題,統籌謀劃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產業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根據《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云南制造業發展實際制定,充分銜接國家及省級有關規劃。
二、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要求。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二是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著力構建現代制造業體系,全力支撐打造“三張牌”,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著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是持續推進支柱產業“強鏈”提升、優勢產業“延鏈”突破、新興產業“補鏈”發展、前沿產業“建鏈”融合,打造百億級龍頭企業引領、千億級主導產業帶動、萬億級規模總量支撐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助推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按照規劃引領、統籌發展,創新驅動、融合發展,重點發力、集群發展,生態環保、綠色發展,內外聯動、開放發展的原則,提出了2025年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發展目標。一是到2025年,力爭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規模以上制造業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0億元,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突破7500家,制造業規上工業企業達到6500家。同時,從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創新能力、企業培育、綠色發展五個重點方面,分解量化提出18項具體指標。二是到2035年,全省制造業發展達到全國中等水平,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在2025年基礎上翻一番。全面建成現代制造業體系,全面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全面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先進制造業高地。
三、重點內容
《規劃》是指導“十四五”期間云南省制造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于指導州市和省級開發區產業謀劃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重點內容如下。
(一)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主要包括優化全省制造業整體布局、強化各州市產業發展定位、提升園區承載能力、高質量構建開放合作平臺、高水平承接國內產業轉移5個方面。其中,在優化全省制造業整體布局方面提出,以滇中為主著力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以沿邊州市為主加快構建沿邊開發開放示范區,以昭通、大理等為主加快建設制造業聯動發展承載區,推動重點產業差異化、協同、聯動發展。同時對上述“三區”建設進一步細化,提出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紅河、保山、文山、臨滄、昭通、大理等重點州市的產業發展定位。
(二)著力構建云南現代制造業體系。主要是重點產業、發展路徑和產業布局。一是持續壯大支柱產業。重塑煙草產業新優勢,做大食品工業品牌,提升有色產業發展質量。二是優化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化工產業綠色安全發展,推進鋼鐵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材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提升特色消費品制造業能級。三是加快培育新興產業。著力打造新材料產業、持續提升生物醫藥產業、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培育壯大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四是前瞻布局生命科學、前沿材料、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等一批未來前沿產業。
(三)全力支撐打造“三張牌”。一是全力支撐打造“綠色能源牌”。以硅光伏、硅化工和硅電子三條產業鏈為重點高質量發展綠色硅產業,以精深加工和產業鏈延伸為重點高水平打造綠色鋁產業,不斷增強綠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支撐能力、推動制造業與綠色能源協調發展、推進綠色制造業與綠色能源產業鏈深度融合。二是全力支撐打造“綠色食品牌”。增強農業裝備現代化支撐能力、提升農產品精細化綜合加工水平、推進農產品加工聯農帶農集群發展、推動綠色食品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三是全力支撐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增強旅游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撐能力、提升特色旅游消費品制造業發展水平、推動制造業與旅游文化產業協同發展。
(四)加快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圍繞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和短板,實施七大工程。一是著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大力培育規上工業企業,加快培育制造業優質企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實施制造業優質企業培育專項工程。二是大力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構建完善協同創新體系,深入推進產業基礎再造,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施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三是全鏈條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新興產業突破發展,實施產業鏈強鏈補鏈行動,全面優化供應鏈體系建設,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實施制造業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四是深入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深化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強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全面推進綠色低碳制造,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實施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工程。五是加快實施數字轉型與智能升級。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深入推進服務型制造,加快新型工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強化智能制造支撐能力,實施制造業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工程。六是努力增強云南制造品牌影響力。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完善重點行業標準體系、加強“云南制造”品牌建設,實施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工程。七是不斷提升開放合作水平與成效。加強區域間產業協同發展,打造產業鏈國際合作平臺,加快制造業重大項目引進,實施制造業開放合作提升工程。
四、保障措施
從五個方面保障《規劃》實施。一是以建立協同聯動工作機制、落實產業鏈提升工作職責、加大先進制造業招商力度、強化規劃落實考核評估為重點,加強領導和組織協調。二是以強化財稅政策支持、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建立多元融資平臺為重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以加強工業用地供給、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強化要素資源保障為重點,強化要素支撐保障。四是以強化管理隊伍建設、完善人才留用機制、引進高層次人才、培育高技能人才為重點,強化人才隊伍支撐。五是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發展氛圍為重點,構建優良營商環境。
此外,為確保重點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結合職能職責對《規劃》7大專項工程進行了責任分工,并根據《云南省發展規劃條例》等有關要求,對《規劃》實施的環境影響情況進行了評估,確保《規劃》實施過程中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有關要求,與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水平協調一致。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